在布拉格的第三天,享受民宿主人熱情的招待,前一天是蔥蛋式煎蛋(沒有蔥)+火腿冷盤+麵包+自家做的蛋糕+咖啡,第二天是培根蛋+火腿冷盤+麵包+自家做的蛋糕+咖啡,杯口朝下的咖啡杯還藏了個小小的驚喜-復活節蛋型巧克力 ^^ 一早充滿活力的早餐。 

今日重點:猶太區 

在布拉格的一角,居住著許多猶太人,如同巴黎或美國、荷蘭的華人區一般,形成了屬於他們聚集的部落。猶太人是個命運多舛的民族,常被追殺或流亡,在捷克裡,直到18世紀國王採取寬容政策,讓飽受風霜洗禮的猶太人們有個可以落腳的地方。逛猶太區,可以增進我們對猶太人的認識,包括他們的文字、日常生活與文化,對於這個民族,參觀過程中感受如洗三溫暖般忽冷忽熱。 

The Maisel Synagogue Maisel 猶太教堂

建於1590-1592年,曾於1689年一場火災中受損,並以巴洛式風格重新修復,最後以是哥德式風格重建。這二種建築風格在布拉格四處看的到。這裡可以看到猶太人的皇冠與權杖等文物。 

  
左圖:Maisel 猶太教堂 克勞斯猶太教教堂 Klausen Synagogue 白色巴洛克的教堂,展示猶太人過去的生活方式與習俗,即猶太人文物館。 
右圖:平卡斯教堂入口處說明立牌

Pinkas Synagogue 平卡斯猶太教堂

這座教堂記錄過去在納綷時期犧牲的猶太人,從門口的立牌可以回顧過去悲傷的歷史,進入教堂內部,哀淒的背景音樂更讓整個氛圍更加莊嚴,牆上刻有77297名猶太人的名字、生卒年與所屬的社區,另外,還可以看到二十四個集中營的名字,走到二、三樓時,看到workshop回顧猶太人慘遭屠殺一事的,當中一句:How could it have happened? 道盡眾人心中的相同感嘆。

   
左圖:平卡斯教堂+猶太墓園+猶太葬儀廳
右圖:舊新猶太教堂 (歐洲最古老的教堂)


猶太墓園

從平卡斯猶太教堂走出,後院是一個猶太墓園,簡直是個萬人塚,據說這一個不大不小的墓園共有一萬二千多個墓碑,身處其中心情很沈重,選擇靜默,同時拒絕在這裡拍上任一照片,這裡不是景點,而是觀光客可以一同哀悼的地方,更接近與體認殘酷的歷史。

  
左右圖:猶太區內的街景與建築,這一帶有許多名牌店,應該是富有人家住的吧~~

猶太區裡有許許多多的猶太教堂可以參觀,由於時間太晚,像西班牙猶太教堂也已經關門,因此拍拍照留念,回家看介紹囉~~

  
左圖:建築物裡的拱形人行通道
右圖:應該是義大利大使館的鐵製大門

  
左右圖:舊城區內建築物的木製大門

  
左圖:烤肉串攤
右圖:烤肉串

烤肉串+TRDLO土耳其蛋捲
在德國很少見到這種露天冒大煙的烤肉串攤販,光聞到烤肉香味,又看到新鮮的肉串,口水猛吞,管它待會就要吃晚餐,先嚐了再說,一串100克朗,約4歐元,稍貴,但是真的好吃 (ps:S先生一直告誡我不要買這邊的烤香腸,他說他們去年吃了覺得還是德國的香腸好吃(日耳曼民族?!) 所以苦無機會嚐試看看。) 另外,值得一推再推的好東西:TRDLO土耳其蛋捲, 類似台灣的雞蛋糕,但它是圓狀的,吃起來很紮實,外層沾上糖粉,有的還有沾杏仁片,現做的熱熱吃,真的讚,價格介於45~50克朗,約2歐,我喜歡挑顏色比較深的,烤的比較焦的


TRDLO土耳其蛋捲攤,這家有沾杏仁片,好吃 ^^

又到了晚餐時間,今天也在舊城區裡晃,準備憑感覺與菜單挑一家餐館,沒想到進入餐館後坐下來看菜單時,S先生直呼不可思議,他們到了布拉格四、五次了,每次都會例行性到一家ADDC旅遊手冊上寫的一家「BLATNICKA」,也就是我們前一天去的那家餐館,沒想到我們人剛好就在這一家,換句話說,他們之前的四、五次都「誤會」了那家餐館,不過,仔細一看,兩家毗鄰而居,地址一樣,唯獨店名與菜色是不同的,左看右看裡面用餐的客人,似乎都是當地人居多。

回到正題,S先生還是點Gunlash,我這次點白酒橄欖雞肉(119克朗,約5歐),正菜上附的沙拉正合我的胃,愛死了,還另外加點一份沙拉,我的雞肉很入味也很鮮,好吃。價格也是非常的合理,餐館的氣氛、擺飾也都很不賴。由於之前有先吃過烤肉串,再吃上這一頓,兩個人吃到撐。

餐館資訊:
BLATNICKA
Michalska 511/6 11000 Praha1
TEL: 420 224 225n860

    
左圖:我點的晚餐
右圖:洗手間的滑稽標示,女生也是一樣 ^^

捷克的消費比德國便宜,特別是到餐館用餐,但是鎖定觀光客族群的紀念品價格不斐了,特別當地有許多波西米亞水晶與琥珀等高貴物品,我都只是走馬看花,買不起。在布拉格,英文與德文基本上是ok的,由於過去布拉格曾被德國統治過,因此許多老一輩的都會講德文,另外來自德國的觀光客數量也是很高的,因此許多銷售人員也是精通德文的,所以呢~~不要以為你們講的悄悄話別人聽不懂。

隔天,享用民宿最後一次的早餐時,突然有幾個小孩子手持著綁有彩帶的木枝進來,民宿女主人說,這是捷克復活節星期一的傳統習俗:上午男人可以打女人,於是我們一堆用餐的女人們都「應景應節」被打~~有趣成份居高,不會真的痛,女主人也被打,打完後女主人還賞他們巧克力、彩蛋,據說是能讓被打的女人未來一年能夠順順利利、身體健康。此時聯想到美國的萬聖節小朋友「trick or treat」的傳統,不過這裡是「trick and treat」,沒想到,隨後又有二名「中年」男子進來,也要打女人,(心裡正在OS這不是應該只有小朋友參與的戲碼嗎??)  結果,我又被打了二次,果然是成年人打的,有一點點痛的感覺,希望我今年身體健康、一切平安,最後女主人賞他們小瓶裝的烈酒。後來問了民宿男主人為什麼是女人被打,不是男人?,他說,早上是女人被打,午後男人們就會外出喝酒,晚上回到家大都酩酊大醉,這時就換女人打男人,也算公平了,好笑。

復活節隔日剛好一名捷克的客戶來訪,我向客人表示我剛從布拉格玩回來,他問我說星期一有沒有被打到? 我說有,而且不只被二個小朋友打,還有二名中年人,一共被打四次。他說過去打女人或是捉弄女人的行徑更是誇張,布拉格三月還算是冬天,溫度介於零度上下,這種溫度下很多女人都會被潑水,或是直接被抓進水裡丟,聽到這時全身不禁顫慄,因為這似乎有點不太人道?! 我想,我要是生活在捷克,這一天我一定躲起來,因為我怕被丟進水裡。


左圖:證據-中年男人也加入這種傳統行列~~

布拉格俯拾皆是景,這次三天三夜的行程覺得太短,建議可以採五至六天,甚至更長。走這麼一趟後,能更具體想像昆德拉與赫拉巴爾著作中描述的時空背景,會說德語的捷克人讓我感受最深,活著的歷史;如同曾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,一些會說日語的老一輩,在他們身上,聽見過去,見證歷史。

最後,布拉格真的好吃又好玩,有機會,到布拉格走一趟吧!  ^^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葛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